公告专栏 首页 >公告专栏 >

書評:貢華南,《味覺思想》

       本書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貢華南教授近十五年來的研究結晶,從2004年的《知識與存在——對中國近現代知識論的存在論考察》(學林出版社,2004)開始,經歷《味與味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漢語思想中的忙與閑》(三聯書店,2015)最終而形成初具系統的《味覺思想》(三聯書店,2018)。本文側重對《味覺思想》予以評析。

 
壹、本書的問題意識與主題展開
 
       《味覺思想》探究的主題是中西哲學遭遇以來引發的方法論危機和哲學危機。基於《知識與存在》(2004)的研究積累,貢教授在2008年初版的《味與味道》中便明確聲稱「科學主義思潮的興起與挑戰是20世紀中國哲學遭遇到的最深刻、最強大的一次危機」[1]。在《味覺思想》一書中,作者則更進一步,不僅證明自身的合法性,而且在反思「科學」「理性」「知識」的深層根源——「視覺中心主義」及其「危害」。
 
       作者明確提出「相較於古希臘的視覺中心主義與古希伯來的聽覺中心主義,中國思想具有明顯的味覺中心主義特徵。」(《味覺思想》,第1頁)並且作者對視覺思想的剖析也是發人深省的,他說:「視覺思想者在價值上貶抑萬物為無形式的質料…相應地,把人奉為萬物之靈長…」(第10頁)
 
       具而言之,在對於「味覺思想」的論證上,作者的思路更多是一種傳統思想的脈絡重建,作者坦言「《味與味道》勾勒出中國思想方法之基本面貌,本書側重揭示味覺思想歷史演變脈絡,分別揭示中國思想史中感官選擇的脈絡(從「耳目之爭」,耳的勝出,繼而「耳舌之辨」,舌的勝出)、範式轉換的脈絡(從「形」到「形而上」,隨即轉至從「體」到「本體」,繼而轉至從「理」到「天理」),以及方法論演變的脈絡(從感通、體道、玩味至於理會)。」(第299頁)以對中國哲學的研究而言,作者的三條脈絡建構自有其獨特價值,尤其是「範式轉換的脈絡」,對傳統思想「本體論脈絡」的建構與詮釋富有原創性。上述三條脈絡構成了本書核心框架,同時作者還討論了「味覺思想諸態」「味道:宋明儒的思想方法」「欣遇味覺思想者」等主題。
 
貳、對道的重溫:在追尋智慧中體味道
 
       貢華南說「重尋味覺思想,就是在已經祛魅的當代世界重尋有味的人與有味的世界萬物。在這個意義上,味覺思想的開展既是現代思想方法的重建,也是現代人的重建與現代世界的重建。」(第12-13頁)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貢華南對哲學危機的回應方式已超出了「書齋式回應」,這與前輩學者比如馮友蘭、金岳霖、牟宗三等是不同的,似乎有著更深沉的現實關懷,此種現實關懷在其另本專著《漢語思想中的忙與閑》(三聯書店,2015)一書中有著精彩的論述。
 
       綜合上述分析,現代危機即便不能僅僅歸結為「視覺中心思想」惹的禍,但是,類似現象在現代社會的愈演愈烈似乎也是不爭的事實。若上述分析可以得到辯護的話,我們將看到:「視覺思想以形式為本質,以圖像為實在。扭轉以視覺性為主導的現代思想,回歸真實的存在,乃當代最迫切的課題。」(第11頁)視覺思想的癥結在於,一直在追尋,最終忘卻了自身;一直在外求,終於迷失了自我。由此導致人與外物、人與超越者、人與他者,尤其是自我身心的疏離,無法安頓。因此,對視覺思想的反省,對味覺思想的重溫,不僅僅是回應近現代以來科學主義帶來的哲學危機和方法論危機,關鍵是回應人自身的存在危機,要重建現代人的生命尊嚴,重建現代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回到全書主旨,我們不應止步於「以史立論」的某些洞見,而應回到對道的重溫上來,無論此種嘗試是否可能,此種重建是否成功,這種充滿理論自信的論述、仰望星空式的主張,都是令人敬重的。當中國哲學家不再萎縮自卑,不再亦步亦趨,或許對於傳統思想富源之發掘才有可能。
 
參、對「味覺思想」的幾點反省
 
       貢華南教授不僅有自己獨特的學術視角,而且有著深沉的問題意識;在具體展開上,他又能將原有的專業訓練以及豐富文獻積累納入到問題論證中來,這是難能可貴的。尤為要者,作者的論證沒有止步於文獻鋪展,最終還能回到「哲學危機」引發的「人的危機」上來。在筆者看來這是一種升華。因為,由此以來,對於「味覺思想」的發掘便不限於傳統的思想脈絡重建,也不限於中國近現代的方法論危機回應,而具有了一種針對「視覺中心主義」帶來人的「存在危機」的普世性意義,只有這樣,中國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詮釋才有可能,才有必要。
 
       在研讀過程中,筆者也有一些困惑,向作者求教,同時也與讀者分享。
 
       第一、分別心問題。作者十多年的研究,由問題聚焦而脈絡重建,不僅有著哲學文獻解讀的深刻洞見而且有著廣泛的多學科文獻涉獵。可謂孜孜不倦,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言。但是,將味覺中心主義和視覺中心主義作為界定中西思想的標誌是否妥當?其一、固然注重體味、情感,但是能否以「味覺中心主義」解讀禮樂文化?若禮樂文化可以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某種主要特質的話。其二、對道的「體味」似乎是中國傳統「味覺中心主義」的特質,那麼對於基督教源遠流長的「靈修」「密契」思想,那種注重體驗、體味、情感的傳統似乎付之闕如,由此而以「視覺中心主義」界定古希臘以來的西方思想似乎也是有著嚴重缺憾的。其三、在對「視覺中心主義」的危害反省及其救治上,似乎不應局限于中國傳統的思想資源,而是整個人類思想傳統中對「道的重溫」。「以道觀之」而非糾結於中西古今的分別心立論。
 
       第二、味道無秩序化問題。筆者在研讀《味的世界史》時看到「味道無秩序化的時代與味覺的變形」,作者指出「味道無秩序化指的就是人類本能的味覺以及通過歷史累積下來的味道秩序發生紊亂的狀態。全球化對社會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價值觀上的混亂,並撼動了社會規範,味覺也不例外。」[2]固然貢華南教授的「味覺思想」不是本能意義上的,但是倘若在全球化浪潮中,人的官感本能都發生了變化,姑且不稱為「無秩序化」,那麼對於「道的體味」是否會受到某種深層影響?從具身認知角度而言,當感官官能發生「秩序紊亂」必然會影響感知結果。同樣的深層問題在於,依據傳統文獻詮釋來的「道」,能否在現代語境下予以「體味」?
 
小結:以道觀之的智慧
 
       貢華南教授看到現代社會的深層危機——「存在危機」,其嚴重性在於由於人自身存在維度的變化難以體味道,或者說「道」也隨著人的存在危機而與之偕行。若說道是普遍的話,人們一直在體會著道。現代危機只是對比意義上的,存在危機是人和道共有的,不僅需要重建人的尊嚴,也需要重建道的莊嚴(神聖性維度)。由此才有現代人「安身立命」之重建。就此意義而言,我們首先需要面對的是全球化以來的現代社會秩序以及人的行動結構模式,由此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對於不同文明傳統的思想資源予以重新發掘和詮釋,或許可以嘗試有所改進。有一點或許我們應看到,無論哪個文明系統的文獻資源,都不等同於道,似乎只是「道」的糠秕。「道」與人偕行,自覺與不自覺而已。現代人的危機化解,似乎不僅僅在於自覺詮釋傳統,而是自覺建構未來,若認為「道」是指向未來的話。
 
 
[1]貢華南,《味與味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頁1。
[2]宮崎正勝,《味的世界史》,安可譯(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18),頁180。
 
\
 
作者:貢華南
書名:《味覺思想》
出版者: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
頁數:309頁
ISBN:9787108064387


上一篇:《礼记·儒行篇》的历史诠释与时代意义
下一篇:神圣超越的哲学重建 ——《周易》与现象学的启示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
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5-0396
CN:11-3042/B
邮发代号: 2-394
复合影响因子: 0.421
综合影响因子: 0.18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京ICP463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