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专栏 首页 >公告专栏 >

“源头和演变:早期中国的‘自然’概念”专题

【主持人】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

主持人语
 
东西方哲学整体上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关键词构筑起来的,哲学的转变和再生也主要是为已有的概念赋予新的意义并不断提出新的概念而展开的。“自然”就是其中之一。在西方它主要是由亚里多士德奠定的,在中国它的开创者是老子。两者在东西方哲学的很长时间中都是独立发展的,直到20世纪初两者才相遇并开始融合。老子首创的“自然”概念,在先秦和秦汉通过《庄子》《文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而得到扩展,魏晋玄学、汉唐道教、佛学和宋明理学使之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近代在同西方自然概念的融合中它又获得了新生。
 
中国的“自然”从它最初指万物的自主性活动和自己造就(“自然”即“自成”)到指事物的原本或固有的特质(“自然”即人和万物的本性),再到指本体及其本性(“自然”即“气”“道”和“佛”);从它指非主使、非人为、非造作(“自然”即“莫为”)再到指普遍的“法则”(“自然”即道、理、数等);从它指行动的准则和境界再到指现实的实体和物理的世界(“自然”即万物和自然界):它具有多种多样的涵义和特性,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自然”概念的画卷。
 
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者们对“自然”概念展开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形成了不少的积累。老子学研究会及其主办的《老子学集刊》在此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现以“源头和演变:早期中国的‘自然’概念”为主题组织的专题是这一努力的又一表现。围绕这一主题有两组论文,分(上)(下)展开讨论。
 
在(上)的部分中,郑开教授的《自然与Physis:比较哲学的视野》,主要考察了希腊的Physis,并同中国的“自然”概念作了某种比较;曹峰教授的《从因循万物之性到道性自然——“自然”成为哲学范畴的演变历程》,主要考察了从初期道家作为因循万物之性的自然演变到自然被作为道性的过程;李巍副教授的《控制问题与道家思想——“自然”三义及演变》,主要考察了自然的三种意义及其治理模式。
 
希望这一专题的讨论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


上一篇:自然与Physis:比较哲学的视野
下一篇:吴震读朱子:祭神如神在,考验的是内心信仰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
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5-0396
CN:11-3042/B
邮发代号: 2-394
复合影响因子: 0.421
综合影响因子: 0.18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京ICP463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