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仁”的生态意义

作者: 乔清举

关键词: 道德共同体 生态 儒家 仁 天地生物之心

摘要: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上一篇:境界的整体性及其展开——孟子“不动心”的意蕴重析
下一篇:王明在道家与道教研究领域的卓著贡献

◎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主办:中国哲学史学会
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5-0396
CN:11-3042/B
邮发代号: 2-394
复合影响因子: 0.421
综合影响因子: 0.18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7)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732    京ICP4631453